今年很多区域小麦种植时间晚,在小麦没有形成壮苗时,温度下降,容易发生小麦冻害,严重时影响小麦的产量。小麦的冻害除了与天气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外,也与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小麦冻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这四个方面。
(一)气候因素:越冬期或越冬期刚过时温度骤降至-10度左右,并且低温持续较长时间的话,这种强降温和持续的低温天气会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二)耕作因素:播种偏早时土壤水分充足,促进小麦旺长冬前拔节,有机物积累减少,抗寒能力降低,也会麦苗容易产生冻害的可能。
(三)肥力因素: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小麦幼苗瘦弱,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也容易发生冻害。
(四)田间管理:小麦田间管理缺乏,对于麦田受旱受涝、麦田旺长等不能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都给以后的小麦冻害埋下了隐患。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春霜冻害和低温冷害,尤其是3、4月份出现的春霜冻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重。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减轻或防止晚霜冻害。
(一)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首先要合理施肥,在小麦播种前用好底肥;遇旱浇好底墒水;其次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合理对小麦种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提高发芽率。
(二)加强田间综合管理,控旺苗促弱苗。对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等植物生长延缓剂,延缓麦苗生长。对于晚播弱苗、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入冬前追施复合肥料,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三)适时冬灌,安全越冬。适时冬灌是预防小麦冬季冻害的有效措施。冬灌可以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有利于分蘖壮苗。冬灌要以气温在4度时浇水为宜,不要过低。
(四)如果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洒促进生长的调节剂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加强肥水管理,对于叶片受冻不太严重的,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比较严重的,还要追施氮肥,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促进分蘖成穗。另外还要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对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热品推荐